“在變革的大時代下,能源領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5月10日,在《華夏時報》、華夏雙碳能源研究院主辦的2022年中國戶用光伏發展峰會上,華夏時報社社長、總編輯馮慧君表示,中國要端牢能源的飯碗,必須要統籌能源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線。戶用光伏市場大有可為,相信民營企業將在其中發揮生力軍的作用。
今年一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推動能源革命。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要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
馮慧君表示,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作為清潔能源的光伏將承擔起能源轉型重任。在當前情況下,中國要實現雙碳目標,電力系統要先行。數據顯示,目前,在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中,能源行業約占88%,電力行業又占據其中的41%。中國傳統的能源結構亟待轉型,低碳、清潔的風電和光伏將發揮重要作用,在未來的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結構中擔起重要使命。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馮慧君表示,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光伏產業已經從“三頭在外”發展到如今的“三頭在內”,從上游硅料到下游組件產業,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光伏產業鏈,在光伏產品產量、裝機總量、新增裝機量等方面位居全球第一。技術領先全球的光伏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為數不多處于絕對領先地位的行業。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在馮慧君看來,中國光伏行業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民營企業在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光伏產業崛起了多家市值千億的行業巨頭。去年國家推出了整縣推進的政策,推動了戶用光伏產業異軍突起,戶用光伏成為拉動新增裝機量的重要力量。
行業闊步前進的同時,也存在許多發展的問題。馮慧君指出,部分地方出現了一刀切、“一企包一縣”的模式,排斥其他市場主體,也有部分地方政府要求配套產業的情況,部分地區存在思路不清,建設進度不快等問題。
馮慧君表示,發展的問題要在發展中解決,華夏時報、華夏雙碳能源研究院聯合晶澳科技、天合富家、正泰安能、因能科技、創維光伏五家頭部企業發布了關于《支持光伏整縣推進,促進戶用光伏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書,從五方面為行業建言獻策,希望參與此次宣言的企業,能夠起到表率作用,推動戶用光伏領域的建設,幫助建立良好的行業秩序,加強行業自律,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馮慧君表示,在政策的支持下,戶用光伏市場大有可為,相信民營企業將在其中發揮生力軍的作用。《華夏時報》、華夏雙碳能源研究院期待與各位同仁一起,貢獻智慧和力量,為促進光伏行業健康發展、早日實現我國雙碳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
原標題:馮慧君:戶用光伏市場大有可為 民營企業將發揮生力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