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id="iqusn"></nav>

      
      

      <nav id="iqusn"></nav>
      掃描關注微信
      知識庫 培訓 招聘 項目 政策 | 推薦供應商 企業培訓證書 | 系統集成/安裝 光伏組件/發電板 光伏逆變器 光伏支架 光伏應用產品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政策 » 正文
       
      三大百億項目引領,南海打造千億新能源產業集群
      日期:2022-07-04   [復制鏈接]
      責任編輯:sy_luxuanru 打印收藏評論(0)[訂閱到郵箱]
       
       
      ■瑞浦能源動力與儲能鋰離子電池及系統項目效果圖。(企業提供)

       

      ■南海擁有一批重大科研創新平臺。圖為佛山仙湖實驗室。

      在新能源這一超級賽道上,南海正按下產業集群崛起的“快進鍵”。

      6月21日,總投資超百億元的瑞浦能源動力與儲能鋰離子電池及系統項目在獅山施工進場,預計2023年10月正式投產。這是繼一汽-大眾MEB新能源電動車項目投產后,南海新能源產業迎來的又一“鏈主”型項目。

      搶占先機,才能贏得發展的主動。2018年起,南海提出建設“兩高四新”現代產業體系,將新能源作為重點發展的方向。

      近年來,南海新引進或培育了7個百億項目。其中,新能源項目就占三個,包括一汽-大眾MEB新能源電動車項目、瑞浦能源項目以及今年初簽約的國電投氫能項目。這些項目分別屬于電動車整車、鋰電池和氫能領域,展現出南海新能源產業氫能、鋰電路線并舉、百花齊放的特點。

      布局多年,南海許多項目正在邁向產出階段,展現出光明的前景。例如,“雙五百強”聯袂投資的康明斯恩澤項目將于年底完工。同時,區內的鴻基創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市清極能源科技公司等公司已有上市計劃。

      一批龍頭企業的加速崛起,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戶,南海新能源產業正呈現蓬勃發展之勢,加速向千億產業集群邁進。

      百億“鏈主”帶動形成集聚效應


      要實現“雙碳”目標,新能源是當之無愧的主力軍。布局新能源較早的南海,繼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后,將迎來另一家新能源的“鏈主”企業。

      6月21日,瑞浦蘭鈞(瑞浦能源)年產30GWh動力與儲能鋰離子電池及系統項目在獅山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103億元,設計年產能為15GWh,一期計劃施工期300天,預計2023年10月正式投產。

      龐大的產能數字背后,不僅為配套產業鏈帶來重大機遇,還標志著南海汽車產業集群對新能源領域布局的再加速。

      瑞浦能源成立于2017年,是世界五百強企業青山集團結合其自身豐富的礦產資源,在新能源領域投資布局的企業之一。2020年,瑞浦能源動力電池裝機量進入國內前八,是新能源電池領域的龍頭企業。

      為何選擇南海?在瑞浦能源總經理姜森看來,南海具有區位和產業鏈配套優勢,尤其是離客戶近這一點,一汽-大眾MEB平臺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就位于南海,廣汽、本田、小鵬汽車等下游客戶也在配套服務的輻射范圍內。

      此前,一汽-大眾MEB新能源電動車項目已投產,項目投資總額達118億元,大眾最新MEB平臺的SUV電動車(ID4/ID6)已在佛山南海生產,預計到2024年,佛山分公司整體規劃產能將達到77萬輛。

      龍頭項目帶動后,也帶動行業企業紛至沓來。比如,瑞浦能源項目在南海投資的消息發布后,龍頭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蔚來汽車、愛能分布式能源、氫動力商用車等能源相關項目隨即到南海實地考察。

      在上游領域,佛山市中技烯米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產量為20000T的高端集流體新材料生產基地,建成后將為國家安全及行業推進解決正極與負極材料供應共28GWH,配套石墨及石墨烯導電漿料供應15GWH。

      在新能源的大潮中,南海順勢而為,把一汽-大眾佛山分公司謀劃新能源轉型的先發優勢,轉化為領先優勢,順勢引來系列產業項目。

      未來,南海將以一汽-大眾MEB新能源電動車、瑞浦能源等龍頭項目,以及實達科技、中技烯米、中窯窯業等一批本土企業一起,共同構建南海新的千億新能源產業版圖。

      氫能產業進入產出階段

      在新能源方面,南海實行氫能和鋰電池為主,光伏等路線并舉的發展思路。其中,氫能產業由于布局早,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在國家戰略的機遇下,南海氫能產業正進入產業化的“快車道”。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從戰略層面對氫能產業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此次《規劃》的出臺,首次明確了氫能的3個戰略定位: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氫能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

      在國家政策的積極鼓勵下,氫能產業正成為各地產業競逐的必爭之地。作為國內氫能發展領先的地區之一,經過多年的培育,南海的氫能產業已經處于產出階段,多個項目實現落地投產。

      濟平新能源是國內首家規模化量產氫能與燃料電池催化劑的企業,其氫能催化劑產業化項目在今年5月正式批量投產。中科嘉鴻(佛山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高科技公司,其高溫甲醇燃料電池產業化項目將在7月投產,達產后可年產高溫甲醇燃料電池電源系統1萬臺/套。

      今年1月,由中石化和康明斯兩家五百強企業聯袂投資的康明斯恩澤電解水制氫設備生產基地項目動工,預計2022年底可以完成工廠、測試間的建設,2023年年中將向客戶交付第一臺國產化的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設備。

      此外,由葉思宇院士領銜的鴻基創能燃料電池高性能膜電極項目于6月17日正式投產,已建成高性能燃料電池膜電極和電解水制氫膜電極的自主產業化生產線。

      今年年初,南海區人民政府與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約,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將建設國家電投集團膜材料、碳紙華南地區唯一的氫能產業基地,這是南海與央企“國家隊”的一次牽手。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國家電投華南氫能產業基地項目一期有望今年下半年投產。

      由此可見,在國內的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南海重點扮演了中游燃料電池產品制造、下游加氫站建設和燃料電池產品創新推廣的角色。據統計,相關項目預計投資規模超400億元,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約1000億元。

      本土企業加速布局新能源賽道

      布局新能源這一超級賽道上,南海政企都非常積極。政府層面,通過招商引資引來一批新能源龍頭項目;企業層面,一批本土整車、汽配企業加速向新能源領域轉型,鋁材等龍頭企業積極布局新能源賽道。

      從2005年本田汽車變速箱項目正式落戶,到2010年萬眾矚目的一汽-大眾華南工廠正式簽約,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和集聚,如今南海已有100多家規上汽車零部件企業,汽車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超1166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福迪汽車是南海的老牌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在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大趨勢下,積極投身氫能行業。2020年4月開始,廣東福迪汽車積極推動與清極能源的合作,雙方聯合開發的首批20輛9噸燃料電池物流車已投入使用。

      一些汽配企業迅速轉型,成為這輪新能源車紅利的受益者。“今年新能源市場全面爆發,我們的銷售額有望比去年增長3倍以上,現金流也是近年來最高。”佛山市澳亞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俊平告訴記者,汽車市場轉型加速,農業機械、電動叉車、工程機械等都全面轉向電動化,產業市場逼著企業去轉型。

      除了電動化,新能源車輕量化也是未來的趨勢。汽車的輕量化主要是通過鋁合金代替鋼鐵,在保持車身整體結構強度不變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車重,從而提升車輛性能。作為鋁材重鎮,南海企業順勢搶占先機,進行布局。

      例如,南海鋁材龍頭企業堅美早已開始轉型布局。“我們做新能源汽車的材料輕量化已經10年了,今年獨立出來成立一家科技公司,目前主要產品是新能源汽車電池鋁托盤、端板等,客戶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小鵬等。”廣東堅美新金屬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廖端標表示,瑞浦能源最近落地獅山,希望能與其展開合作。

      除了氫能產業,更多新能源產業細分領域也在南海蓬勃發展。位于獅山鎮的慧邁材料科技(廣東)有限公司項目,由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廣東工業大學教授閔永剛作為項目帶頭人,主要研發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廣泛應用到航空航天、電子、高鐵、柔性顯示等領域。其中,該公司研發的聚酰亞胺薄膜材料已量產,產品是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的基礎膜材料,替代進口產品。

      除了鋰電、氫能領域外,在光伏產業方面,南海也正在發力。5月23日,南海印發《佛山市南海區推動分布式光伏智能化、規模化開發應用實施方案》,提出建設光伏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國家級近零碳排放示范園區。如今,南海區存量分布式光伏項目超4000個,裝機規模約305兆瓦,年均發電量約2.8億千瓦時,涌現出佛山市南海富電投資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

      為助推千億汽車產業鏈做強做大,南海已經出臺產業鏈“六個一”精準服務工作方案,舉行了多次汽車產業鏈對接會議,以政府“有形之手”,推動南海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加快打造新能源產業上市板塊

      13年前,在南海投下的一枚神奇石子,激起了氫能產業發展的陣陣漣漪,如今已激蕩成了“氫經濟”發展的滾滾波濤。

      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年來,南海已在氫能等關鍵領域掌握了一批核心技術,涌現出了一批種子獨角獸企業和后備上市企業。

      比如,清極能源是一家專注氫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成立不到4年,就已能量產與國際先進水平媲美的國產氫燃料電堆和系統,并與本地車企聯手打造佛山氫能車的自主品牌。2020年,清極能源成為佛山高新區4家種子獨角獸企業之一。佛山市清極能源科技公司已有上市計劃,目前處于籌備階段。

      產業要走得更遠,必須要依靠科技創新。為此,南海加大力度與張清杰、李駿、郭烈錦、鄭津洋、程一兵等院士團隊合作,加大引進高端人才團隊力度,相繼創建了仙湖實驗室、華南氫安全促進中心、廣東省武理工氫能產業技術研究院等重大科研創新平臺,為南海的氫能材料、關鍵部件、核心裝備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從新能源相關企業的反饋來看,區內的鴻基創能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佛山市清極能源科技公司、廣東漢合汽車有限公司、廣東愛德曼氫能源裝備公司等公司已有上市計劃。這些公司或母公司上市后,有助于企業在資本市場獲取更多的資金與資源的支持,帶動在南海形成產業集聚。

      南海區委書記顧耀輝表示,南海區將進一步促進新能源產業做大做強,為企業搭建互動合作的良好平臺,支持企業上市,切實將新能源產業的優勢激發出來。

      未來的城市競爭,取決于產業的競爭,尤其是戰新產業的競爭。

      經過多年的布局,南海正在形成從氫能、鋰電池、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光伏發電、燃料電池到整車的完整產業鏈,一個千億新能源產業集群正蓄勢崛起。

      原標題:三大百億項目引領,南海打造千億新能源產業集群

       
      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陽光工匠光伏網】官方微信
      投稿熱線:0519-69813790 ;投稿郵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來源:珠江時報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圖文新聞
       
      熱點新聞
       
       
      論壇熱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廣告服務| 會員服務 | 企業名錄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蘇ICP備08005685號
       
      日本成本人H动漫无码免费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